埃博拉病毒病防治知識宣傳
1.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ㄒ酝Q作埃博拉出血熱,以下簡稱埃博拉)是一種嚴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達90%。該病可侵犯人類和其它靈長目動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但基于現有證據,人們認為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2. 人是如何感染這一病毒的??
人類通過密切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感染埃博拉病毒。在非洲,人們因處理受感染患病或者死去的熱帶雨林中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豬等而導致感染。很重要的是要減少接觸高危動物(即果蝠、猴子或猿),包括撿拾在森林中發現的死亡動物或處理其生肉。一旦有人與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動物發生接觸,就可能在社區造成人際傳播。當人們通過破損皮膚或粘膜與感染者的血液、體液或其它分泌物(糞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直接接觸時就可導致感染。當健康人的破損皮膚或粘膜接觸被埃博拉病人的血液和體液污染的環境或物品(如臟衣物、床單或者用過的針頭)時,也可發生感染。醫務人員在救治埃博拉病人時如果沒有穿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就可能會接觸到這一病毒。醫療衛生保健人員都應當了解該病的性質及傳播方式,并嚴格遵守推薦的感染控制防護措施。在埃博拉死者葬禮時,人們與死者尸體直接接觸,也是埃博拉病毒傳播的重要方式。因此,人們在處理埃博拉死者尸體時,必須穿戴具有較強保護性的防護服和手套,并將死者立即埋葬。
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帶有埃博拉病毒就會具有傳染性。因此,感染的病人應由醫護人員密切觀察,并進行實驗室檢查,以確保在出院回家前病人體內不再有該病毒的存在。當醫護人員確定病人可以回家時,病人就不再具有傳染性,不會對社區中的其他任何人造成感染。男性在康復后仍可能在長達7周的時間內通過其精液將病毒傳給性伴。因此,男性康復后至少在7周內要避免性交,或者在康復后7周內進行性交時要戴安全套。?
3. 哪些人的感染風險最高??
?? 出現疫情時,感染風險較高的人員為:?
(1)醫務人員;?
?(2)與病人有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或其他人;?
(3)在葬禮過程中直接接觸死者尸體的人員;?
(4)在雨林地區接觸了森林中死亡動物的人。?
在診所和醫院、社區集會或家中,均可通過采取保護性措施而減少暴露于病毒的機會。
4.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典型癥狀和體征是什么??
? 典型癥狀和體征包括突起發熱、極度乏力、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隨后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某些病例會同時有內出血和外出血。
臨床檢驗結果包括血液白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降低,肝酶升高。
潛伏期2-21天。病人一旦開始出現癥狀,就具有傳染性。病人在潛伏期內沒有傳染性。?
埃博拉病毒感染只有通過實驗室檢測才可確認。
5. 人們應當何時就醫??
? 當人們曾經去過已知存在埃博拉病毒病的地區,或者與已知或疑似患有埃博拉病毒病的人員接觸過,并且開始出現癥狀時,就應當立即就醫。
?當懷疑病人患有該病時,應當立即向最近的衛生機構報告。及時就醫對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關重要。同時應立即啟動感染控制程序,以控制疾病傳播。
預防感染和傳播的方法
? 雖然最初的埃博拉病例是通過處理受感染動物或其尸體而引起的感染,但續發病例感染往往是由于直接接觸病例體液,或不安全的病例管理和喪葬操作造成的。本次暴發主要是通過人間傳播擴散造成。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幫助預防感染,限制傳播:
(1)了解疾病的性質、疾病是如何傳播的以及如何防止其進一步擴散的知識?
(2)遵從國家衛生部門發布的指引性文件
(3)如果懷疑周邊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鼓勵并支持他們到醫療機構尋求醫學治療
(4)處理埃博拉死亡病例時必須穿戴合適的防護設備
此外,在受影響的熱帶雨林地區,個人應該減少與高風險感染動物的接觸(如:果蝠、猴子或猿)。如果懷疑某動物已被感染,則不要再去處理它們。動物制品(血和肉)被食用前應確保煮熟。
?